腦萎縮在老年人中較為常見,通常與神經退行性病變或腦血管疾病相關。針對腦萎縮的治療藥物主要包括改善腦循環、營養神經及延緩認知功能減退的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根據個體情況選擇。
改善腦微循環的藥物有助于增加腦部血流量。尼莫地平是鈣離子拮抗劑,能選擇性擴張腦血管,常用于缺血性腦血管病引起的腦萎縮。銀杏葉提取物具有抗氧化和改善微循環作用,可輔助改善腦代謝。
神經營養藥物能促進神經元修復與功能維持。奧拉西坦屬于吡拉西坦衍生物,可增強腦細胞能量代謝,改善認知功能。胞磷膽堿鈉參與細胞膜磷脂合成,對腦細胞損傷修復有一定幫助。
延緩認知功能減退的藥物主要用于伴隨癡呆癥狀的患者。多奈哌齊是膽堿酯酶抑制劑,可提高腦內乙酰膽堿水平,適用于阿爾茨海默病型腦萎縮。美金剛作為NMDA受體拮抗劑,能調節谷氨酸活性,改善中重度癡呆癥狀。
部分中藥制劑也可作為輔助治療選擇。復方丹參滴丸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可能對血管性因素導致的腦萎縮有益。安神補腦液含有人參、鹿茸等成分,對改善腦功能有一定輔助作用。
藥物治療需配合非藥物干預措施。認知訓練、適度運動和社會交往有助于維持腦功能。地中海飲食模式富含ω-3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質,可能對延緩腦萎縮進展有益。血壓、血糖和血脂的控制對預防腦血管性因素導致的腦萎縮至關重要。
少數患者可能出現藥物不良反應,如胃腸道不適、頭暈或皮疹等,應及時就醫調整用藥方案。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需謹慎選擇藥物種類和劑量。定期進行神經心理評估和影像學復查有助于監測病情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