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出現密集小顆粒可能與粟丘疹、毛周角化癥或痤瘡有關,可通過皮膚護理、藥物干預及醫美手段改善。常見原因包括角質堆積、皮脂分泌異常或遺傳因素。
粟丘疹是表皮角質堆積形成的微小囊腫,表現為針尖大小的白色顆粒,觸感堅硬。日常需避免過度清潔,可選擇含尿素或水楊酸的護膚品軟化角質。頑固性粟丘疹可通過專業針清處理。
毛周角化癥多發生在上臂外側和面頰,呈現雞皮樣粗糙顆粒,與毛囊周圍角質增厚相關。建議使用含果酸的身體乳改善角質代謝,癥狀明顯時可短期外用維A酸乳膏。該病癥具有遺傳傾向,冬季易加重。
痤瘡引發的閉口粉刺表現為膚色小凸起,與皮脂腺導管堵塞有關。需選用溫和的氨基酸潔面,配合含煙酰胺或鋅的控油產品。炎癥性痤瘡可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膠,但需警惕抗生素耐藥性。
皮膚科光電治療對改善顆粒感效果顯著,如非剝脫點陣激光可促進角質代謝,光子嫩膚能減少皮脂分泌。治療期間需嚴格防曬,避免色素沉著。持續性皮疹伴紅腫疼痛時,建議進行真菌鏡檢排除糠秕孢子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