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預防跌倒需從環境改造、身體機能維護和日常行為管理三方面綜合干預。跌倒是65歲以上老年人意外傷害的首要原因,約30%社區老人每年發生至少一次跌倒,其中10%會導致嚴重損傷。
環境改造是基礎預防措施。居家環境應保持地面干燥平整,移除地毯邊緣、電線等絆腳物;浴室加裝防滑墊和扶手,樓梯設置雙側欄桿;臥室與走廊安裝夜燈,確保夜間照明充足。室外活動時選擇平坦路面,雨雪天氣盡量減少外出。
身體機能維護包括三方面核心措施。規律進行平衡訓練如太極拳、八段錦等運動,可增強下肢肌力和本體感覺;每年進行視力檢查,及時矯正老花眼或白內障;合理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骨質疏松患者需遵醫囑進行抗骨松治療。
日常行為管理需注意五個細節。穿著合腳防滑的平底鞋,避免穿拖鞋或襪子在室內行走;起身時遵循"三個30秒"原則平躺30秒→坐起30秒→站立30秒;避免同時服用超過4種藥物,特別注意鎮靜類、降壓藥可能引起的體位性低血壓;使用助行器前接受專業指導;餐后及服藥后1小時內減少活動。
合并慢性病的老人需特別關注。糖尿病患者應預防低血糖發作,高血壓患者需監測服藥后血壓波動,帕金森病患者需進行專業步態訓練。近期發生過跌倒或出現步態不穩、頭暈等癥狀時,建議到老年醫學科或康復科就診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