頜骨骨折檢查的主要目的是明確骨折部位、類型及嚴重程度,為后續治療提供依據。檢查內容主要有影像學評估、咬合關系分析、神經功能檢測、軟組織損傷判斷、并發癥篩查。
1、影像學評估
通過X線片、CT或三維重建等技術確認骨折線走向、斷端移位情況以及是否累及關節區。影像學檢查能直觀顯示骨折的解剖學細節,幫助區分單純性骨折與粉碎性骨折,對制定手術方案具有關鍵指導意義。
2、咬合關系分析
檢查上下牙列咬合是否錯亂,評估頜骨穩定性。咬合紊亂可能提示骨折導致頜骨支撐結構破壞,需通過頜間固定或手術復位恢復原有咬合功能,避免長期咀嚼功能障礙。
3、神經功能檢測
重點觀察下牙槽神經是否受損,表現為下唇麻木或感覺減退。頜骨骨折可能壓迫或撕裂神經束,早期發現神經損傷有助于判斷預后,部分病例需術中探查修復。
4、軟組織損傷判斷
檢查口腔黏膜撕裂、面部皮膚創口及血腫范圍。開放性骨折需優先清創處理,軟組織損傷程度直接影響感染風險控制與愈合質量,嚴重者可能需皮瓣修復。
5、并發癥篩查
排查氣道梗阻、大出血或顱底骨折等危急情況。頜骨骨折可能合并頸部血管損傷、腦脊液漏等嚴重問題,全面評估可降低漏診風險,確保治療安全性。
頜骨骨折患者急性期應保持頭高位,避免劇烈運動或按壓患處。恢復期需遵醫囑進行張口訓練,逐步從流食過渡到軟食,定期復查影像學評估愈合進度。注意口腔衛生清潔,使用軟毛牙刷輕柔刷牙,含漱氯己定等消毒液預防感染。出現發熱、疼痛加劇或咬合再次錯位時須立即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