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可通過藥物治療、介入治療、溶栓治療、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心臟康復等方式治療。急性心肌梗塞通常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痙攣、高血壓、糖尿病等原因引起。
藥物治療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基礎治療手段,常用藥物包括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藥物、硝酸酯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他汀類藥物等??寡“逅幬锶绨⑺酒チ帜c溶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減少血栓形成??鼓幬锶绺嗡剽c注射液可防止血栓進一步擴大。硝酸酯類藥物如硝酸甘油片可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供血。β受體阻滯劑如酒石酸美托洛爾片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減輕心臟負擔。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鈣片可穩定斑塊,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展。
介入治療是通過導管技術開通閉塞的冠狀動脈,恢復心肌血流灌注。主要方法包括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和冠狀動脈內支架植入術。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通過球囊擴張狹窄或閉塞的血管,改善血流。冠狀動脈內支架植入術在球囊擴張后放置支架,保持血管通暢。介入治療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優點,是急性心肌梗塞的首選再灌注治療方式。
溶栓治療是通過靜脈注射溶栓藥物溶解冠狀動脈內的血栓,適用于無法及時進行介入治療的患者。常用溶栓藥物包括注射用尿激酶、注射用重組鏈激酶、注射用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等。溶栓治療需在發病后12小時內進行,越早效果越好。溶栓成功后仍需進行冠狀動脈造影評估,必要時行介入治療或外科手術。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又稱心臟搭橋手術,適用于多支血管病變或介入治療失敗的患者。手術取患者其他部位的血管作為橋血管,繞過冠狀動脈狹窄或閉塞部位,重建心肌血供。常用橋血管包括胸廓內動脈、橈動脈、大隱靜脈等。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可顯著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再次心肌梗塞風險,但創傷較大,恢復期較長。
心臟康復是急性心肌梗塞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運動訓練、心理干預、危險因素控制等。運動訓練從低強度開始,逐步增加運動量,改善心肺功能。心理干預幫助患者緩解焦慮抑郁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危險因素控制包括戒煙限酒、控制血壓血糖血脂、合理飲食等。系統的心臟康復可降低再梗塞風險,提高生活質量。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后堅持規律服藥,定期復查心電圖、心臟超聲等。保持低鹽低脂飲食,適量攝入優質蛋白和膳食纖維,控制體重。根據醫生指導進行適度有氧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等,避免劇烈運動。戒煙限酒,保證充足睡眠,避免情緒激動。監測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控制在目標范圍內。如出現胸痛、氣短等癥狀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