頜骨骨髓炎是一種涉及頜骨組織的感染性疾病,其嚴重程度取決于感染范圍、病原體類型及個體免疫狀態。急性期可能出現劇烈疼痛、發熱、頜面部腫脹;慢性期可導致骨質破壞、死骨形成甚至病理性骨折。感染擴散可能引發敗血癥或顱內并發癥。
1、急性癥狀:急性頜骨骨髓炎起病急驟,局部表現為跳痛性牙痛、牙齦紅腫溢膿,伴隨38℃以上高熱、寒戰等全身中毒癥狀。頜骨壓痛明顯,患牙叩痛顯著,可能伴有張口受限。需緊急靜脈輸注頭孢曲松、克林霉素等廣譜抗生素控制感染。
2、慢性病變:未經控制的急性炎癥轉為慢性后,形成死骨和瘺管,X線顯示蟲蝕樣骨質破壞。可能出現牙齒松動、口臭、持續鈍痛。需手術清除死骨刮治術或頜骨部分切除術,配合高壓氧治療促進愈合。
3、并發癥風險:感染擴散可導致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腦膿腫等危及生命的并發癥。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出現全身膿毒癥,需重癥監護治療。早期發現頜面部紅腫熱痛范圍擴大需立即就醫。
4、治療難點:下頜骨骨髓炎易復發,抗生素難以滲透至骨組織。需4-6周持續用藥,細菌培養指導用藥選擇。合并放射性骨壞死時治療更為復雜,可能需要血管化骨移植修復缺損。
5、預后差異:早期規范治療者2-3個月可痊愈,延誤治療可能導致頜骨畸形、咬合功能障礙。兒童患者可能影響頜骨發育,需長期隨訪。戒煙、控制血糖可顯著改善預后。
日常應保持口腔衛生,使用含氯己定漱口水;急性期進食流質食物如米湯、果蔬汁;恢復期補充高蛋白食物如魚肉、豆制品促進組織修復。出現持續頜骨疼痛伴發熱時需24小時內就診口腔頜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