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竇炎可使用鼻用糖皮質激素、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黏液溶解劑、抗組胺藥、中藥制劑等藥物進行治療。慢性鼻竇炎多由細菌感染、過敏反應、鼻腔結構異常等因素引起,需根據病因選擇藥物。
1、鼻用糖皮質激素
鼻用糖皮質激素是慢性鼻竇炎的一線治療選擇,能有效減輕鼻腔黏膜炎癥和水腫。常用藥物包括布地奈德鼻噴霧劑、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等。這類藥物通過抑制炎癥反應緩解鼻塞、流涕等癥狀,適用于過敏性鼻炎合并鼻竇炎患者。長期使用需監測鼻腔黏膜狀態,避免局部不良反應。
2、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適用于細菌感染引起的慢性鼻竇炎,具有抗炎和免疫調節作用。常用藥物如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這類藥物可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致病菌有效。用藥期間可能出現胃腸道不適,需遵醫囑調整劑量。
3、黏液溶解劑
黏液溶解劑能降低鼻腔分泌物黏稠度,促進黏液排出。常用藥物如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等。這類藥物通過分解黏液中的二硫鍵改善纖毛運動功能,緩解鼻竇阻塞癥狀。適用于分泌物黏稠難排的患者,需配合鼻腔沖洗增強療效。
4、抗組胺藥
抗組胺藥適用于過敏因素導致的慢性鼻竇炎,可阻斷組胺受體減輕癥狀。常用藥物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這類藥物能有效控制打噴嚏、鼻癢等過敏反應,但對鼻塞改善有限。第二代抗組胺藥嗜睡副作用較輕,適合長期使用。
5、中藥制劑
部分中藥制劑對慢性鼻竇炎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常用藥物如鼻淵舒口服液、辛芩顆粒等。這類藥物通過清熱解毒、宣肺通竅等功效緩解癥狀,多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中藥治療需辨證施治,避免與西藥發生相互作用。
慢性鼻竇炎患者除藥物治療外,應保持鼻腔清潔,定期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避免接觸過敏原和刺激性氣體,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適當運動增強免疫力,飲食宜多攝入維生素豐富的蔬菜水果。癥狀持續或加重時應及時復診,調整治療方案。治療期間嚴格遵醫囑用藥,不可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