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長暗瘡可通過日常護理、外用藥物和口服藥物等方式治療。暗瘡通常由皮脂分泌過多、毛囊角化異常、細菌感染、激素水平變化和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
皮脂分泌過多可能與青春期激素波動有關,表現為皮膚油膩、毛孔粗大。日常需使用溫和潔面產品,避免過度清潔刺激皮脂腺。毛囊角化異常會導致毛孔堵塞,形成粉刺或炎性丘疹。可選用含維A酸類成分的外用制劑改善角化。
細菌感染常見痤瘡丙酸桿菌繁殖,伴隨紅腫、膿皰。醫生可能建議使用過氧化苯甲酰凝膠或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膠控制感染。激素水平變化多見于女性經前期或多囊卵巢綜合征,需檢測性激素六項,必要時口服短效避孕藥調節。
遺傳因素導致的頑固性暗瘡往往伴隨家族史,若常規治療無效,可考慮光動力療法或異維A酸軟膠囊等系統性治療。嚴重囊腫結節型暗瘡可能遺留瘢痕,需盡早就醫評估。
治療期間需避免擠壓皮疹,防曬有助于減少色素沉著。飲食上限制高糖高脂乳制品攝入,保證睡眠規律。若持續3個月未改善或皮疹加重,建議至皮膚科進一步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