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盤患者通常不建議順產,多數情況下需選擇剖宮產。前置胎盤的處理方式主要有胎盤位置評估、出血風險監測、緊急剖宮產預案制定、多學科團隊協作、新生兒搶救準備等。
前置胎盤是指胎盤附著于子宮下段或覆蓋宮頸內口,可能完全或部分阻塞產道。妊娠晚期隨著子宮下段形成和宮頸擴張,胎盤附著部位容易發生剝離導致大出血,嚴重威脅母嬰安全。臨床觀察發現完全性前置胎盤患者陰道分娩成功率極低,即使邊緣性前置胎盤在試產過程中仍有較高概率轉為緊急剖宮產。對于胎盤邊緣距宮頸內口超過20毫米且無活動性出血的孕婦,在嚴密監護下可嘗試陰道分娩,但需配備隨時可實施的手術團隊與充足血源。
前置胎盤合并胎盤植入或既往有子宮手術史者絕對禁止陰道分娩。這類患者胎盤剝離面可能出現難以控制的子宮出血,需要行子宮動脈栓塞甚至子宮切除術。部分低置胎盤孕婦在妊娠晚期可能出現胎盤位置上移現象,但超聲復查確認前仍應按高危妊娠管理。無論選擇何種分娩方式,孕34周后均建議在有輸血和急診手術條件的醫療機構待產。
前置胎盤孕婦應避免劇烈運動和性生活,定期進行超聲檢查監測胎盤位置變化。出現無痛性陰道流血需立即就醫,日常注意補充鐵劑預防貧血,保持情緒穩定。分娩前需與產科醫生充分溝通分娩方式利弊,提前準備自體血回輸或親屬互助獻血方案,產后需加強子宮收縮監測預防晚期產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