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可通過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萘普生等藥物緩解疼痛。痛經通常由前列腺素分泌過多、子宮收縮異常、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性疾病或精神緊張等因素引起。
前列腺素分泌過多是原發性痛經的主要機制,非甾體抗炎藥能有效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布洛芬通過阻斷環氧化酶減少前列腺素產生,用藥后30-60分鐘起效。對乙酰氨基酚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鎮痛,適合胃腸道敏感者。萘普生具有較長半衰期,維持止痛效果可達8-12小時。
子宮收縮異常可能導致缺血性疼痛,屈螺酮炔雌醇片等短效避孕藥可調節激素水平,減少子宮平滑肌過度收縮。這類藥物需連續服用21天,通常1-2個月經周期后顯效。
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的繼發性痛經需結合病情評估,醋酸亮丙瑞林可暫時降低雌激素水平,抑制異位內膜生長。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可能出現下腹墜痛伴發熱,需在醫生指導下聯用抗生素治療。
精神因素如焦慮、抑郁會降低疼痛閾值,放松訓練聯合腹式呼吸可緩解軀體緊張狀態。持續嚴重痛經或止痛藥無效時,建議婦科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