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腔粘連可通過宮腔鏡下粘連分離術、宮腔球囊擴張術等方式治療。宮腔粘連通常由子宮內膜損傷、宮腔感染、多次宮腔操作、激素水平異常、結核性子宮內膜炎等因素引起。
1、宮腔鏡手術:宮腔鏡下粘連分離術是首選治療方式,通過電切或冷刀分離粘連組織。手術需在月經干凈后3-7天進行,術中同步放置防粘連材料如透明質酸鈉凝膠。術后需配合雌激素治療促進內膜修復。
2、球囊擴張術:適用于輕度膜性粘連,將球囊導管置入宮腔后注水擴張,維持5-7天形成機械屏障。該方法創傷較小,但需預防感染,術后需定期超聲復查宮腔形態。
3、術后防粘連:術后常規使用雌激素如戊酸雌二醇、結合雌激素刺激內膜生長,聯合阿司匹林改善微循環。放置宮內節育器或球囊支架3個月,防止創面再次粘連。
4、感染控制:結核性子宮內膜炎需規范抗結核治療6-9個月,使用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三聯方案。細菌性感染根據藥敏結果選擇頭孢曲松、甲硝唑等抗生素。
5、二次探查:術后3個月需行宮腔鏡二次探查評估療效,中重度粘連患者復發率可達30%。反復粘連者可嘗試子宮內膜干細胞移植或宮腔成形術。
術后需保持外陰清潔,2個月內禁止性生活及盆浴。飲食多攝入優質蛋白如魚肉、雞蛋,補充維生素E和鋅促進黏膜修復。每日進行盆底肌訓練改善血液循環,術后1個月復查超聲評估內膜厚度。出現發熱、異常出血需及時復診,備孕者建議術后6個月再嘗試受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