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膽囊炎可能由膽囊結石、細菌感染、膽汁淤積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現為右上腹隱痛、消化不良、餐后腹脹等癥狀。
1、腹痛特點:
持續性右上腹隱痛是典型表現,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高脂飲食后加重。部分患者出現膽絞痛,表現為陣發性劇烈疼痛伴惡心嘔吐。
2、消化異常:
膽汁排泄障礙導致脂肪消化能力下降,常見噯氣、反酸、厭油膩等癥狀。患者進食油炸食品或雞蛋后易出現腹瀉、腹脹等不適。
3、全身反應:
低熱、乏力等非特異性癥狀可能反復出現,急性發作時可伴寒戰高熱。長期炎癥可能導致皮膚黏膜黃染等膽汁淤積體征。
4、膽囊病變:
膽囊壁增厚、膽囊萎縮等結構改變可通過超聲檢出。膽囊收縮功能減退可能誘發膽汁結晶形成,進一步加重炎癥。
5、并發癥信號:
膽囊穿孔表現為突發劇烈腹痛伴腹膜刺激征,膽總管梗阻時出現陶土樣便。這些急癥需立即就醫處理。
慢性膽囊炎患者需限制動物內臟、肥肉等高膽固醇食物,每日飲水2000ml以上促進膽汁稀釋。規律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有助于改善膽汁代謝,發作期應避免腹部扭轉動作。定期復查超聲監測膽囊形態變化,出現持續發熱或腹痛加劇需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