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苔蘚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黏膜疾病,部分患者可能自行緩解,但多數需要干預治療。病情是否自愈與病變范圍、類型及個體差異密切相關。
局限性皮膚扁平苔蘚有自愈傾向,約50%患者在1-2年內皮損可自行消退。口腔黏膜病變自愈率較低,通常不足10%。自愈過程可能遺留色素沉著或萎縮性瘢痕。
影響自愈的因素主要包括病變部位、臨床分型和誘發因素。皮膚病變較黏膜病變更易自愈;丘疹型比糜爛型預后更好;消除精神壓力、口腔刺激物等誘因可促進恢復。病損范圍超過體表5%或累及甲、頭皮等特殊部位時,自愈可能性顯著降低。
未自愈病例可能出現三種轉歸:約30%轉為慢性持續性病變,20%呈現間歇性復發,10%可能進展為糜爛型。甲損害患者中約5%可發生永久性甲萎縮。
建議所有患者進行基線評估,包括病變范圍記錄和組織病理學檢查。即使選擇觀察等待,也應每3個月復診監測病情變化。出現進行性加重、糜爛或功能損害時應及時啟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