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阿弗他潰瘍通常由局部刺激、免疫異常或營養缺乏等因素引起,多數情況1-2周可自愈。常見原因主要有機械損傷、維生素B族缺乏、免疫系統紊亂、口腔菌群失衡以及遺傳因素。
機械損傷是口腔潰瘍最常見的誘因。牙齒咬傷、硬物刮蹭或牙刷摩擦可能導致口腔黏膜破損,形成潰瘍。避免食用尖銳食物、使用軟毛牙刷可減少損傷風險。局部涂抹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或康復新液能促進愈合。
維生素B1、B2、B12缺乏與復發性口腔潰瘍密切相關。長期偏食、節食或胃腸吸收障礙患者易出現這種情況。適量增加全谷物、動物肝臟、深綠色蔬菜的攝入有助于改善。嚴重缺乏時可短期服用復合維生素B片劑。
免疫系統紊亂時,T淋巴細胞會錯誤攻擊口腔黏膜細胞。壓力過大、睡眠不足或感冒后免疫力下降時更易發作。保持規律作息、適度運動能調節免疫功能。頑固性潰瘍可考慮使用沙利度胺等免疫調節藥物。
口腔菌群失衡可能加重潰瘍癥狀。幽門螺桿菌感染、念珠菌過度繁殖會延緩創面愈合。維持口腔清潔,飯后用生理鹽水漱口可抑制有害菌繁殖。合并感染時需配合使用甲硝唑含漱液等抗菌藥物。
約40%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有家族史,這類潰瘍往往發作頻繁且愈合較慢。基因檢測可能發現HLA-B51等易感基因。對于每月發作超過3次或潰瘍直徑大于1厘米的情況,建議到口腔黏膜科排查白塞病等系統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