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硬化性閉塞癥患者需重點關注生活方式調整和并發癥預防。該病主要因下肢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狹窄或閉塞,典型表現為間歇性跛行、肢體發涼及靜息痛,日常管理需從以下五方面入手:
戒煙限酒
煙草中的尼古丁會加速動脈硬化進程,酒精攝入過量可能影響血脂代謝。建議通過尼古丁替代療法逐步戒煙,男性每日酒精攝入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
飲食控制
采用低鹽低脂的地中海飲食模式,每日食鹽量控制在5克以下。增加深海魚類、燕麥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限制動物內臟和反式脂肪酸攝入。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將血糖指數控制在空腹7mmol/L以下。
運動康復
制定個體化步行訓練計劃,初期每次行走至出現疼痛后休息,每日累計30-60分鐘。可配合騎自行車、游泳等非負重運動,運動時注意肢體保暖,避免在寒冷環境中鍛煉。
足部護理
每日用37℃溫水清洗雙足,檢查足趾間有無破潰。選擇圓頭防滑鞋,避免赤足行走。修剪指甲時保留1毫米白色邊緣,發現胼胝體需由專業人員進行處理。
藥物管理
常用抗血小板藥物包括阿司匹林腸溶片、氯吡格雷,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鈣片需長期服用控制血脂。出現靜息痛加重或足部潰瘍時,需及時血管外科就診評估血運重建指征。
定期監測踝肱指數ABI和血管超聲,每年至少進行1次下肢動脈CT造影檢查。合并高血壓者應將血壓維持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需控制在7%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