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起泡爛了又癢可通過保持干燥清潔、外用抗真菌藥物、避免抓撓、穿透氣鞋襪、及時就醫等方式治療。腳部水泡潰爛伴瘙癢通常由真菌感染、濕疹、接觸性皮炎、汗皰疹、糖尿病足等原因引起。
1、保持干燥清潔
每日用溫水輕柔清洗患處后徹底擦干,避免使用堿性肥皂。潮濕環境易加重真菌繁殖,可局部使用不含酒精的爽身粉。清洗后暫時避免穿密封鞋襪,可選擇開放式涼鞋促進空氣流通。
2、外用抗真菌藥物
硝酸咪康唑乳膏可抑制皮膚癬菌生長,聯苯芐唑溶液對念珠菌感染有效,特比萘芬凝膠適用于頑固性足癬。使用前需清潔患處,涂抹范圍應大于皮損邊緣2厘米。若合并細菌感染可能出現膿性分泌物。
3、避免抓撓
搔抓會導致水泡破裂增加繼發感染風險,夜間可佩戴棉質手套。冷敷或爐甘石洗劑能緩解瘙癢,修剪指甲至平滑避免意外劃傷。壓力襪可能加重摩擦應暫時停用。
4、穿透氣鞋襪
選擇含銀離子纖維的抗菌襪,每日更換并用60度以上熱水燙洗。運動鞋應配備吸濕排汗鞋墊,避免連續兩天穿同一雙鞋。雨季可備便攜式折疊雨鞋防止污水浸泡。
5、及時就醫
出現發熱、淋巴管炎紅線或潰瘍加深需急診處理。皮膚科可能進行真菌鏡檢或培養,糖尿病患者需排查周圍神經病變。嚴重者需口服伊曲康唑或配合紫外線光療。
日常應避免與他人共用拖鞋、指甲剪等物品,公共場所盡量不赤腳行走。飲食上減少辛辣刺激食物攝入,適量補充維生素B族和鋅元素。選擇露趾涼鞋時注意防曬,劇烈運動后及時更換汗濕襪子。若家庭飼養寵物需同時檢查其是否存在皮膚病變,防止交叉感染。癥狀持續兩周無改善或反復發作建議進行過敏原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