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注射通常選擇脂肪較厚的部位,主要有腹部、大腿外側、上臂外側和臀部外上側。這些部位皮下脂肪豐富、神經分布較少,有助于藥物吸收并減少疼痛感。
1、腹部
腹部是胰島素注射最常用的部位,臍周5厘米以外區域均可選擇。該部位脂肪層厚且吸收速度穩定,適合速效或短效胰島素注射。注射時需避開肚臍周圍血管和瘢痕組織,每次注射點間隔至少2.5厘米,避免重復注射導致皮下脂肪增生。
2、大腿外側
大腿前外側上段三分之一處適合中長效胰島素注射,此處脂肪分布均勻且遠離大血管。注射時應捏起皮膚避免扎入肌肉層,運動前后應避免該部位注射以防吸收過快。兒童或消瘦者需特別注意進針角度。
3、上臂外側
上臂三角肌下緣至肘關節之間的外側區域可用于胰島素注射,該部位吸收速度介于腹部與大腿之間。需他人協助注射以確保操作準確,避免誤入肌肉導致低血糖風險。肌肉發達者應選擇其他注射部位。
4、臀部外上側
臀部外上象限脂肪層最厚,適合基礎胰島素注射,吸收速度最慢且穩定。該部位可減少運動對吸收速率的影響,但需注意注射深度控制。自行注射者可能操作不便,建議使用專用注射輔助工具。
5、輪換原則
所有注射部位需遵循系統性輪換規則,將可注射區域劃分為多個等份,按順時針方向依次使用。同一部位每月重復注射次數不超過1次,注射后觀察有無硬結或脂肪萎縮。輪換注射可維持藥物吸收穩定性,預防局部并發癥。
胰島素注射后需保持皮膚清潔干燥,注射前檢查有無紅腫硬結。不同胰島素類型應固定使用對應吸收特性的部位,注射角度根據體型調整,消瘦者需45度進針。定期評估注射部位狀況,出現皮下脂肪增生時應及時更換區域。注射器具每次更換,避免重復使用導致感染或劑量不準。監測血糖變化可評估不同部位的吸收差異,必要時咨詢醫生調整注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