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濕疹可通過保濕護理、外用藥物、口服藥物、光療和生物制劑等方式治療。手部濕疹通常由皮膚屏障受損、過敏原刺激、免疫功能異常、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等原因引起。
1、保濕護理
使用含尿素或神經酰胺的保濕霜修復皮膚屏障,每日多次涂抹,尤其在洗手后立即補涂。避免接觸洗潔精等堿性清潔劑,家務時佩戴棉質內襯的橡膠手套。夜間可厚涂凡士林后佩戴純棉手套加強封包效果。
2、外用藥物
急性期滲出選用硼酸溶液濕敷,亞急性期使用氫化可的松乳膏等弱效糖皮質激素。慢性肥厚皮損可選用鹵米松乳膏等強效激素,配合水楊酸軟膏軟化角質。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如他克莫司軟膏適用于面部及長期維持治療。
3、口服藥物
瘙癢劇烈時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組胺藥,嚴重泛發者短期服用潑尼松。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適用于頑固性病例,需監測肝腎功。米諾環素可用于合并感染的炎癥控制。
4、光療
窄譜中波紫外線療法每周2-3次,累計20-30次療程,對慢性頑固性皮損效果顯著。治療期間需加強皮膚保濕,避免日曬后加重干燥。光敏性藥物使用期間禁用此法。
5、生物制劑
度普利尤單抗等IL-4/IL-13抑制劑適用于中重度特應性皮炎合并手部濕疹,需皮下注射給藥。治療前需篩查結核等感染灶,用藥期間監測注射部位反應和結膜炎等不良反應。
患者應穿著純棉透氣手套避免摩擦刺激,控制每日洗手次數在5-6次以內,水溫不超過37℃。飲食上減少辛辣食物和酒精攝入,合并過敏體質者需做斑貼試驗明確致敏原。長期使用激素藥膏需在醫生指導下逐步減量,防止反跳性發作。保持作息規律和情緒穩定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