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量異常增多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生理性原因包括飲水過量、攝入利尿食物如西瓜、咖啡;病理性原因常見于糖尿病、尿崩癥或慢性腎病。尿頻伴隨口渴、體重下降需警惕糖尿病;若伴隨低比重尿、電解質紊亂需排查尿崩癥。
生理性多尿通常與生活習慣相關。短時間內大量飲水或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會刺激腎臟產生更多尿液。高糖分水果如西瓜、梨等天然具有利尿作用,此類情況調整飲食后即可緩解。
糖尿病是病理性多尿的常見病因。血糖升高導致滲透性利尿,患者每日尿量可達3000毫升以上,同時伴有多飲、消瘦癥狀。確診需檢測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治療包括口服二甲雙胍、格列美脲等降糖藥或胰島素注射。
尿崩癥因抗利尿激素缺乏或腎臟對其不敏感導致。中樞性尿崩癥多由垂體損傷引起,腎性尿崩癥常見于遺傳性疾病或藥物副作用。患者尿比重持續低于1.005,可通過去氨加壓素試驗確診,治療需補充人工抗利尿激素或噻嗪類利尿劑。
慢性腎臟疾病早期表現為夜尿增多,后期伴隨水腫、貧血。腎功能減退導致濃縮功能障礙,需通過尿常規、腎小球濾過率檢測評估病情。控制血壓、限制蛋白攝入是基礎治療,嚴重者需進行透析或腎移植。
若多尿癥狀持續超過一周,或伴隨發熱、腰痛、血尿等表現,建議盡早就診內分泌科或腎內科。夜間尿量超過全天1/3時需完善尿滲透壓、腎臟超聲等專項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