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壓可通過生活方式調整、降壓藥物治療、血壓監測、并發癥預防、分娩時機選擇等方式治療。該疾病通常由遺傳因素、血管內皮功能障礙、腎臟疾病、胰島素抵抗、妊娠期生理變化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調整:低鹽飲食每日鈉攝入量控制在2-4克,增加富含鉀的香蕉、菠菜等食物攝入。保持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散步、孕婦瑜伽。體重增長控制在孕期推薦范圍內,避免體重過快增加加重心血管負擔。
2、降壓藥物治療:常用拉貝洛爾、硝苯地平緩釋片、甲基多巴等對胎兒影響較小的降壓藥物。用藥期間需定期監測血壓變化和胎兒發育情況,避免血壓波動過大影響胎盤血流灌注。藥物選擇需根據孕周和個體情況調整。
3、血壓監測:每日早晚定時測量并記錄血壓數值,重點關注舒張壓變化。出現持續性血壓≥140/90mmHg或伴隨頭痛、視物模糊等癥狀時需及時就醫。動態血壓監測可評估24小時血壓波動規律。
4、并發癥預防:定期進行尿蛋白檢測和腎功能檢查,篩查子癇前期。通過胎心監護和超聲檢查評估胎兒生長狀況,預防胎兒生長受限。補充鈣劑和低劑量阿司匹林可降低子癇前期發生風險。
5、分娩時機選擇:無嚴重并發癥者可計劃在妊娠38-39周分娩。出現難以控制的嚴重高血壓、腎功能惡化或胎兒窘迫等情況需考慮提前終止妊娠。分娩方式需綜合評估母胎狀況決定,陰道分娩過程中需嚴密監測血壓變化。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壓患者需保證每日優質蛋白質攝入,適量食用深海魚類補充ω-3脂肪酸。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劇烈運動,采取左側臥位改善子宮胎盤血流。保持情緒穩定,定期進行產前檢查,出現異常癥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