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子癇的治療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采取綜合干預措施。輕度患者可通過休息、低鹽飲食和血壓監測控制;中重度需住院接受硫酸鎂解痙、拉貝洛爾降壓等藥物治療,必要時終止妊娠。
先兆子癇的治療核心在于控制血壓、預防抽搐和評估胎兒狀況。休息時建議采取左側臥位改善胎盤供血,每日鈉鹽攝入需限制在3克以內。血壓持續超過150/100mmHg時需藥物干預,常用降壓藥包括甲基多巴、硝苯地平緩釋片等。
硫酸鎂是預防子癇發作的首選藥物,通過抑制神經肌肉接頭鈣離子內流發揮作用。用藥期間需監測膝跳反射、尿量和呼吸頻率,防止鎂中毒。對于孕周≥34周的嚴重病例,權衡母胎安全后可能需提前分娩。
胎兒監護包括胎動計數、無應激試驗和超聲多普勒血流監測。出現血小板減少、肝酶升高或持續性頭痛提示病情進展,需緊急處理。產后仍需監測血壓至分娩后72小時,約20%的子癇發生在產后48小時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