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閉癥早期可能由遺傳因素、腦功能異常、環境刺激、免疫系統失調、圍產期并發癥等原因引起,可通過行為觀察、發育評估、社交訓練、語言干預、感覺統合治療等方式識別和干預。

1、社交障礙:
患兒常回避眼神接觸,對他人表情和肢體語言理解困難。嬰兒期可能表現為對呼喚無反應、抗拒擁抱,學步期缺乏共同注意行為,如不會用手指指向感興趣的事物。這類兒童往往獨自玩耍,難以建立同伴關系。
2、語言發育異常:
語言里程碑延遲是典型特征,可能出現語言倒退現象。部分患兒使用刻板重復語言,如機械復述電視廣告詞。溝通時語調平板,代詞使用混亂,常見"您""我"不分的情況。約30%患兒終身無功能性語言。

3、刻板行為模式:
表現為固定的日常程序,輕微改變會引發強烈情緒反應。可能出現重復身體動作如拍手、搖晃,對特定物品產生異常依戀。部分患兒存在感覺過敏,對某些聲音、質地表現出過度反應。
4、游戲能力缺陷:
象征性游戲能力明顯落后,不會進行假裝游戲。玩具使用方式刻板,如反復排列小車而不進行情景模擬。對玩具功能特征過度關注,如持續旋轉車輪而非推動車輛行駛。
5、情緒調節困難:
常出現不明原因的哭鬧或大笑,情緒轉換突兀。挫折耐受力低,輕微刺激可能引發劇烈反應。部分患兒存在睡眠障礙和飲食偏好,對特定食物質地表現出極端好惡。

早期識別需結合M-CHAT量表篩查,建議18-24月齡進行發育評估。日常可增加面對面互動時間,采用圖片交換溝通系統輔助表達。感覺統合訓練如秋千游戲、觸覺板可改善感知覺異常。飲食方面注意補充Omega-3脂肪酸,限制人工色素攝入。運動干預推薦游泳、蹦床等有節奏感的活動,每周至少3次,每次30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