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莖上長小包可能由珍珠狀陰莖丘疹、毛囊炎、尖銳濕疣、生殖器皰疹、皮脂腺囊腫等原因引起。建議及時就醫明確診斷,避免自行處理。
1、珍珠狀陰莖丘疹
珍珠狀陰莖丘疹是良性生理變異,表現為冠狀溝邊緣排列規則的白色或膚色小丘疹。可能與局部衛生狀況、包皮過長有關,通常無須治療。若影響美觀或合并感染,可考慮激光或冷凍去除。
2、毛囊炎
細菌感染毛囊導致紅腫疼痛的膿皰,常見于剃毛后或出汗過多時。保持局部清潔干燥,避免擠壓。嚴重時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藥膏,反復發作者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礎疾病。
3、尖銳濕疣
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的菜花狀贅生物,具有傳染性。需通過冷凍、電灼或光動力治療清除疣體,配合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藥物抑制復發。性伴侶應同時檢查,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
4、生殖器皰疹
HSV病毒導致簇集性水皰伴灼痛,易復發。急性期可口服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抗病毒,外用噴昔洛韋乳膏。發作期間避免性接觸,規律作息增強免疫力可減少復發頻率。
5、皮脂腺囊腫
皮脂腺導管阻塞形成的皮下結節,繼發感染時紅腫化膿。小囊腫無須處理,較大或有感染跡象需手術摘除。日常避免局部摩擦,不可自行刺破以免留疤或引發更嚴重感染。
日常應注意會陰部清潔,選擇透氣棉質內褲,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劑。出現小包伴隨潰爛、滲液、快速增大或發熱等癥狀時須立即就診。性傳播疾病相關皮損需嚴格遵醫囑完成全程治療,定期復查直至痊愈,期間所有貼身衣物應煮沸消毒,性伴侶共同篩查可降低重復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