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淋菌性尿道炎可通過抗生素治療、局部清潔護理、生活方式調整、伴侶同治、定期復查等方式治療。非淋菌性尿道炎通常由沙眼衣原體、解脲支原體等病原體感染引起,需根據病原學檢查結果針對性干預。
1、抗生素治療
針對沙眼衣原體感染可選用阿奇霉素、多西環素或左氧氟沙星等藥物,解脲支原體感染推薦使用交沙霉素或克拉霉素。用藥需完成全程治療,避免耐藥性產生。治療期間可能出現胃腸不適等不良反應,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孕婦及肝腎功能異常者需謹慎選擇抗生素種類。
2、局部清潔護理
每日用溫水清洗會陰部,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選擇純棉透氣內褲并每日更換,治療期間禁止盆浴或公共泳池活動。排尿后從前向后擦拭,防止腸道細菌污染尿道口。出現尿痛時可嘗試溫水坐浴緩解癥狀,但不可替代藥物治療。
3、生活方式調整
治療期間禁止飲酒及辛辣飲食,每日飲水保持2000毫升以上促進排尿沖刷尿道。避免久坐或騎行等壓迫會陰部的行為,性生活需全程使用避孕套直至復查轉陰。保持規律作息有助于免疫力恢復,可適當補充含益生菌的發酵乳制品調節菌群平衡。
4、伴侶同治
性伴侶需同步接受病原體檢測和治療,即使無癥狀也應完成全程用藥。共同治療期間需避免無保護性接觸,推薦采用分床睡眠等隔離措施。伴侶未徹底治愈前,患者治愈后3個月內應每月復查PCR檢測以防再感染。
5、定期復查
停藥后2-4周需進行核酸擴增試驗復查,確認病原體是否清除。持續陽性者需做藥敏試驗調整方案,反復感染者應排查泌尿系統結構異常。治愈后3-6個月建議復查,期間出現尿頻尿急等癥狀需及時就診。合并前列腺炎或盆腔炎者需延長隨訪周期。
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應保持清淡飲食,多食用冬瓜、黃瓜等利尿蔬果,限制咖啡因攝入。適度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增強體質,但需避免劇烈運動導致疲勞。治療期間記錄排尿日記監測癥狀變化,接觸過的內衣褲需沸水消毒。出現發熱或腰酸等全身癥狀提示感染擴散,須立即就醫處理。日常注意性行為衛生安全,固定性伴侶并正確使用避孕套可有效預防復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