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紫癜主要表現為皮膚紫紅色斑疹或瘀點,可伴有腹痛、關節腫痛等癥狀。過敏性紫癜的典型特征主要有皮膚紫癜、關節癥狀、胃腸道癥狀、腎臟損害、其他系統表現。
1、皮膚紫癜
皮膚紫癜是過敏性紫癜最突出的表現,多出現在雙下肢和臀部,呈對稱分布。紫癜初起為紅色斑疹或丘疹,逐漸發展為紫紅色瘀點或瘀斑,壓之不褪色。皮疹可分批出現,部分患者伴有輕微疼痛或瘙癢感。皮膚紫癜通常在1-2周內逐漸消退,但可能反復發作。
2、關節癥狀
約半數患者會出現關節癥狀,主要表現為關節腫脹和疼痛,常見于膝關節和踝關節。關節癥狀通常為一過性,不會造成永久性損害。關節腫脹可能伴有活動受限,但一般不會出現關節變形。關節癥狀多在數日內自行緩解,但可能隨紫癜復發而再次出現。
3、胃腸道癥狀
胃腸道癥狀在兒童患者中更為常見,表現為腹痛、惡心、嘔吐等。腹痛多為陣發性,程度輕重不一,嚴重者可出現消化道出血。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腸套疊等并發癥。胃腸道癥狀通常出現在皮膚紫癜之后,但也可能先于皮膚表現出現,容易造成誤診。
4、腎臟損害
腎臟損害是過敏性紫癜較為嚴重的表現,多見于兒童患者。主要表現為血尿、蛋白尿,嚴重者可發展為腎炎或腎病綜合征。腎臟損害可能在紫癜消退后數周才出現,需要長期隨訪。部分患者可能進展為慢性腎功能不全,需定期監測腎功能。
5、其他系統表現
少數患者可能出現神經系統癥狀如頭痛、抽搐,或肺部表現如咯血等。這些癥狀較為罕見,但提示病情較重。男性患者偶見陰囊腫脹或疼痛。極少數情況下可能出現心肌炎等嚴重并發癥,需及時就醫處理。
過敏性紫癜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飲食宜清淡,避免食用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如海鮮、堅果等。注意觀察尿液顏色變化,定期復查尿常規。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皮疹。如出現腹痛加重、血尿或關節腫脹明顯等情況,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組胺藥物或糖皮質激素等治療,切勿自行用藥。恢復期應避免感染,預防疾病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