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皮膚癢可能由蚊蟲叮咬、汗液刺激、日光性皮炎、真菌感染、濕疹等原因引起。
1、蚊蟲叮咬
夏季蚊蟲活躍,叮咬后釋放的唾液蛋白會引發局部過敏反應,表現為紅腫、瘙癢。常見于暴露部位如四肢,可伴隨針尖樣叮咬痕跡。避免抓撓防止繼發感染,冷敷或外用爐甘石洗劑緩解癥狀。
2、汗液刺激
高溫出汗導致汗液滯留,汗液中無機鹽成分刺激皮膚引發瘙癢,好發于皮膚皺褶處。保持清潔干燥,穿著透氣衣物,沐浴后及時擦干。反復搔抓可能引發間擦疹或毛囊炎。
3、日光性皮炎
紫外線照射誘發光敏反應,皮膚出現紅斑、灼熱感和瘙癢。多見于面部、頸前等曝光部位。需做好物理防曬,避免正午外出,急性期可使用復方薄荷腦軟膏緩解癥狀。
4、真菌感染
濕熱環境易滋生真菌,如體癬、股癬等表現為環形紅斑伴脫屑瘙癢。與共用毛巾、衣物有關,具有傳染性。確診需真菌鏡檢,可外用聯苯芐唑乳膏等抗真菌藥物。
5、濕疹
夏季濕熱誘發或加重特應性皮炎,表現為對稱性丘疹、滲出傾向。與皮膚屏障功能障礙有關,過度清潔會加重病情。需避免熱水燙洗,使用低敏保濕潤膚劑,急性期遵醫囑外用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
夏季皮膚護理需注意每日溫水清潔后及時涂抹保濕霜,選擇寬松棉質衣物。飲食避免辛辣刺激及高組胺食物如海鮮,室內保持通風除濕。若瘙癢持續超過一周、出現水皰或發熱等全身癥狀,建議及時至皮膚科就診排查蕁麻疹、疥瘡等疾病。外出活動建議提前噴涂驅蚊液,游泳后徹底沖洗減少消毒劑殘留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