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粥樣硬化患者需嚴格控制高膽固醇、高飽和脂肪食物攝入,優先選擇富含膳食纖維和抗氧化物質的食物。飲食調整主要有控制總熱量、減少動物脂肪、增加植物蛋白、補充維生素、限制鈉鹽攝入五個核心方向。
1、控制總熱量
每日熱量攝入應低于基礎代謝需求的百分之十至二十,肥胖患者需更嚴格限制。建議采用小份多餐模式,避免暴飲暴食。可選用燕麥、糙米等低升糖指數主食替代精制米面,烹飪方式以蒸煮為主。體重每減輕百分之五至十,血脂異常可得到明顯改善。
2、減少動物脂肪
每日膽固醇攝入應低于200毫克,避免食用動物內臟、肥肉等高膽固醇食物。畜肉選擇瘦肉部位,禽類去皮食用。反式脂肪酸含量高的氫化植物油、植脂末等加工食品需完全禁止。烹調油優先選擇橄欖油、茶籽油等單不飽和脂肪酸占比高的品種。
3、增加植物蛋白
每日應保證25-30克膳食纖維攝入,其中水溶性纖維占比不低于三分之一。豆類制品如豆腐、納豆等可替代部分動物蛋白,其含有的植物甾醇能競爭性抑制膽固醇吸收。深色蔬菜每天攝入500克以上,菌藻類每周食用3-4次,有助于改善腸道菌群結構。
4、補充維生素
維生素C每日攝入不低于100毫克,可通過獼猴桃、鮮棗等水果補充。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從堅果、種子中獲取。B族維生素推薦通過全谷物、綠葉蔬菜補充,必要時可遵醫囑服用復合維生素制劑。需注意維生素補充不能替代藥物治療。
5、限制鈉鹽攝入
每日食鹽量控制在5克以內,合并高血壓者需降至3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制品等高鈉食物,可使用香草、香料替代部分食鹽調味。購買預包裝食品時需仔細查看營養成分表中的鈉含量。建議定期監測24小時尿鈉排泄量評估控鹽效果。
動脈粥樣硬化患者需建立長期規律的飲食記錄,每3-6個月進行營養評估。日常可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每周累計150分鐘以上。嚴格戒煙限酒,保證每日7-8小時睡眠。出現胸痛、下肢水腫等癥狀應及時復查血管超聲,根據檢查結果調整飲食方案。建議在臨床營養師指導下制定個體化膳食計劃,配合藥物治療可顯著延緩斑塊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