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濕度過高時,人體可能會出現舒適度降低、體溫升高、精神萎靡、消化不良、脫水等表現,建議及時脫離高濕度環境,以免影響身體健康。具體分析如下:
1.舒適度降低:因為濕度阻礙水分蒸發,當空氣濕度較高時,人體的汗液無法及時蒸發,就會滯留于皮膚表面,會讓機體感覺不舒服。
2.體溫升高:當空氣濕度過高時,人體蒸發散熱便會受到阻礙,體內物質分解時產生的熱量無法順利排出,人體就會出現體溫升高、心跳加快、煩躁、疲倦等癥狀。
3.精神萎靡:周圍環境濕度過大時,機體內分泌功能會發生改變,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的濃度分泌會減少,對于人體機能的調整作用減弱,會出現無精打采、萎靡不振等表現。
4.消化不良:高濕度環境下,人體內各種消化酶分泌減少,且活性也會降低,對于食物的分解消化能力也會下降,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
5.脫水:人體非常重要的散熱機制就是蒸發散熱,濕度過高會導致蒸發散熱減少,相應的排尿散熱就會增多,長期處于濕度過高的環境可能會導致機體出現脫水的情況。
環境濕度對人體具有多種影響,過高過低都會影響人體機能,建議及時脫離不適當環境,如果出現身體不適需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