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丸微石癥可通過定期隨訪觀察、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干預,具體方案需根據結石大小、癥狀及并發癥綜合評估。
1、定期隨訪:
無癥狀且結石直徑小于3毫米者建議每6-12個月超聲復查。微石癥本身多為良性病變,定期監測可觀察結石變化情況,避免過度治療。隨訪期間需關注睪丸脹痛、下墜感等異常癥狀。
2、藥物干預:
出現疼痛或炎癥反應時可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塞來昔布、雙氯芬酸鈉緩解癥狀。合并感染需配合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頭孢克肟。藥物治療需在泌尿外科醫師指導下進行,不可自行調整用藥方案。
3、體外碎石:
適用于結石直徑5-10毫米且伴有明顯疼痛者。通過沖擊波聚焦粉碎結石,創傷較小但可能存在殘留結石風險。術后需配合α受體阻滯劑坦索羅辛促進碎石排出,并復查超聲確認效果。
4、顯微取石術:
針對反復疼痛或大于10毫米的結石,采用顯微鏡下睪丸切開取石術。該方式能完整清除結石并保留睪丸組織,術后需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環丙沙星,兩周內避免劇烈運動。
5、睪丸切除術:
僅在結石導致睪丸嚴重萎縮或惡變風險顯著升高時考慮。術后需定期檢測睪酮水平,必要時進行激素替代治療。該術式會永久影響生育功能,需與患者充分溝通后實施。
日常需避免睪丸區域外力撞擊,穿著寬松內褲減少摩擦。飲食注意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濃茶,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稀釋尿液。適度進行快走、游泳等運動促進血液循環,但應避免騎行等壓迫會陰部的活動。若出現陰囊紅腫熱痛或排尿異常,需立即就診排除附睪炎等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