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產后出血時間通常持續1-2周,最長不超過3周。術后出血量與月經相似或略少,初期可能伴有輕微腹痛,屬于子宮內膜修復的正常現象。

一、術后出血的階段性特征:
術后3天內出血量較多,顏色鮮紅,可能含有小血塊;4-7天出血量逐漸減少,轉為暗紅色;7天后多為褐色分泌物。若出血量突然增多每小時浸透一片衛生巾或持續鮮紅色超過3天,需警惕宮腔殘留或感染。

二、異常出血的預警信號:
出血超過3周、反復大量出血或伴有發熱、惡臭分泌物時,可能與子宮復舊不良、宮腔感染或妊娠組織殘留有關。子宮收縮不良可能導致出血時間延長,常見于多次流產史或子宮畸形者;宮腔殘留物持續刺激子宮內膜時,出血量可能突然增加。

術后需每日觀察出血量及顏色變化,使用消毒衛生巾并每4小時更換;2周內避免盆浴、游泳及性生活,防止細菌上行感染;飲食選擇富含鐵質的動物肝臟、菠菜等,搭配維生素C促進鐵吸收,避免生冷辛辣食物刺激子宮。適當進行散步等溫和運動有助于宮腔積血排出,但需避免提重物或劇烈運動。術后1個月需復查超聲確認子宮恢復情況,若出血期間出現頭暈、心悸等貧血癥狀應及時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