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和斑塊的嚴重程度需根據具體病情判斷,兩者均可引發致命風險但機制不同。動脈斑塊是血管壁的慢性病變,血栓多為斑塊破裂或血流異常引發的急性事件。
血栓是血液成分在血管內異常凝結形成的固體質塊,可完全阻塞血管導致組織缺血壞死。急性心肌梗死、腦梗死多由血栓脫落引發,起病急驟且預后差。靜脈血栓栓塞癥可能引發肺栓塞,存在猝死風險。抗凝藥物如華法林、利伐沙班可用于預防,溶栓治療需在時間窗內實施。
斑塊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典型表現,脂質沉積導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狹窄。穩定性斑塊可能引發慢性缺血癥狀,不穩定性斑塊易破裂誘發血栓。冠狀動脈嚴重狹窄需支架植入,頸動脈斑塊可能需內膜剝脫術。他汀類藥物可穩定斑塊,但血管重構不可逆。
控制血壓血糖、戒煙限酒可延緩斑塊進展,規律運動能改善血液循環。突發肢體麻木、胸痛需立即就醫,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者應監測出血風險。定期血管超聲檢查有助于評估斑塊穩定性,高危人群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