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上出現紅色疙瘩伴灼熱感,多與中醫“上火”概念相關的皮膚炎癥反應有關。常見原因包括毛囊炎、脂溢性皮炎或接觸性皮炎,通常由以下因素誘發:
毛囊細菌感染是常見病因。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侵入毛囊會引起紅腫疙瘩,可能伴隨膿頭。保持頭皮清潔、避免抓撓可緩解癥狀,嚴重時需外用抗生素軟膏如莫匹羅星軟膏。
飲食因素直接影響皮脂分泌。高糖高脂飲食會刺激皮脂腺過度分泌,與脫落的角質混合后堵塞毛囊。調整飲食結構,增加維生素B族攝入,減少辛辣油炸食品有助于改善。
精神壓力會通過神經內分泌途徑加重炎癥。長期焦慮緊張可導致皮質醇水平升高,抑制免疫功能。規律作息結合有氧運動能有效調節壓力激素水平。
過敏反應也可能表現為頭皮疙瘩。染發劑、洗發水中的化學成分可能引發接觸性皮炎,表現為邊界清晰的紅斑伴瘙癢。立即停用致敏產品,必要時口服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
脂溢性皮炎與馬拉色菌過度增殖相關。表現為油膩性鱗屑覆蓋的紅斑,好發于發際線周圍。使用含酮康唑的藥用洗劑可控制真菌繁殖。
若疙瘩持續增大、流膿或伴隨發熱,需警惕蜂窩織炎等嚴重感染。頭皮血供豐富,感染易擴散,出現全身癥狀時應及時就醫進行系統抗感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