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甲亢可能引發多種并發癥,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早產、胎兒生長受限、甲狀腺危象及新生兒甲亢。這些并發癥與母體甲狀腺激素水平異常、免疫因素及胎盤功能受損密切相關。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常見并發癥之一,母體甲狀腺激素過高可導致血管收縮功能異常,增加子癇前期風險。患者可能出現血壓升高、蛋白尿及水腫,需通過降壓藥物和甲狀腺功能調控聯合處理。
早產風險顯著增加,甲狀腺激素亢進會刺激子宮收縮,同時母體代謝紊亂可能誘發胎膜早破。臨床表現為規律宮縮提前出現,需密切監測宮縮情況并適時使用宮縮抑制劑。
胎兒生長受限與胎盤灌注不足相關,母體高代謝狀態導致營養物質向胎兒輸送減少。超聲檢查可發現胎兒體重低于同孕齡第10百分位數,需加強營養支持并優化甲狀腺功能控制。
甲狀腺危象屬于急癥,多由感染、手術或分娩應激誘發。患者可出現高熱、心動過速、精神癥狀等,需立即給予抗甲狀腺藥物、β受體阻滯劑及糖皮質激素治療。
新生兒甲亢源于母體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經胎盤轉移,嬰兒出生后表現為易激惹、心動過速、體重不增。通常需短期使用抗甲狀腺藥物,癥狀多在2-3個月內隨抗體清除而緩解。
對于妊娠合并甲亢患者,建議孕前將甲狀腺功能控制在理想范圍,孕期每4-6周復查甲狀腺指標。出現胎動異常、持續頭痛或視物模糊等癥狀時需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