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兒童齲齒可通過控制甜食攝入、培養刷牙習慣、定期口腔檢查、使用含氟牙膏、窩溝封閉等方式實現。
1、控制甜食攝入
減少兒童每日糖分攝入是預防齲齒的關鍵。限制糖果、蛋糕、碳酸飲料等高糖食品的食用頻率,避免糖分在口腔內長時間滯留。兩餐之間盡量選擇無糖零食,如奶酪或新鮮水果。家長需注意隱形糖分,例如果汁、蜂蜜等液體糖分同樣會增加齲齒風險。建議將甜食集中安排在正餐后立即食用,隨后及時漱口或刷牙。
2、培養刷牙習慣
從第一顆乳牙萌出開始,家長應使用嬰兒專用牙刷幫助清潔牙齒。3歲前建議使用米粒大小含氟牙膏,6歲后可增加至豌豆大小。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不少于2分鐘,采用圓弧刷牙法清潔所有牙面。家長需監督至兒童具備獨立刷牙能力,通常需持續到7-8歲。夜間刷牙后禁止再進食,避免細菌整夜分解食物殘渣。
3、定期口腔檢查
乳牙完全萌出后應每半年進行一次專業口腔檢查,早期發現脫礦或淺齲可進行再礦化治療。牙醫會根據兒童年齡和患齲風險制定個性化預防方案,如局部涂氟或齲風險評估。對于高風險兒童,檢查頻率可縮短至3-4個月一次。檢查同時能糾正不良口腔習慣,如口呼吸或異常舌位。
4、使用含氟牙膏
氟化物能增強牙釉質抗酸能力,促進早期齲損再礦化。選擇兒童專用含氟牙膏,氟濃度控制在500-1100ppm之間。刷牙后指導兒童吐凈泡沫,少量吞咽無需過度擔憂。高氟地區兒童應在牙醫指導下調整氟化物使用方案。對于患齲高風險兒童,可配合使用含氟漱口水加強防護。
5、窩溝封閉
磨牙咬合面存在深窩溝容易滯留食物殘渣,6-7歲第一恒磨牙萌出后應及時進行窩溝封閉。使用流動樹脂材料封閉溝隙,能有效降低咬合面齲齒發生率。封閉后每半年檢查封閉劑留存情況,脫落率達30%以上需重新封閉。乳磨牙若窩溝較深且兒童配合度高,也可在3-4歲進行預防性封閉。
除上述措施外,家長應關注兒童飲食結構均衡,保證鈣、磷等礦物質攝入有助于牙齒發育。鼓勵咀嚼粗纖維食物如蘋果、胡蘿卜,通過機械摩擦輔助清潔牙面。避免共用餐具減少致齲菌傳播,嬰兒奶瓶喂養不應超過1歲半。建立口腔健康檔案,記錄乳牙萌出順序和換牙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就診。通過游戲、繪本等方式提高兒童口腔保健意識,使預防行為成為日常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