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鈉血癥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惡心嘔吐、頭痛嗜睡、肌肉痙攣和意識障礙。這些癥狀與血鈉濃度下降的速度和程度密切相關,早期表現輕微,隨病情進展可能危及生命。
血鈉輕度降低130-135mmol/L時,患者可能僅出現疲乏、食欲減退等非特異性癥狀。部分患者會伴隨注意力不集中和輕微頭暈,尤其在快速起身時明顯。
血鈉中度降低120-129mmol/L時,神經系統癥狀逐漸顯現。典型表現包括持續性頭痛、反復惡心嘔吐、行走不穩等。肌肉痙攣多發生在四肢,尤其在夜間發作頻繁。老年患者可能出現明顯的精神狀態改變,如煩躁或淡漠交替出現。
血鈉重度降低<120mmol/L時,可能出現癲癇樣抽搐、噴射性嘔吐等危急癥狀。患者意識狀態進行性惡化,從嗜睡發展為昏迷。體檢可發現腱反射減弱或消失,病理征陽性。嚴重病例會出現腦水腫導致的顱內壓增高表現,如瞳孔不等大、呼吸節律異常。
特殊人群的臨床表現存在差異。慢性低鈉血癥患者癥狀較輕,可能僅表現為步態異常和輕度認知障礙。急性低鈉血癥兒童常見興奮性癥狀,如哭鬧不安和肌張力增高。長期使用利尿劑的老年人易出現跌倒和骨折等并發癥。
當出現意識改變或抽搐等嚴重癥狀時需立即就醫。輕度癥狀持續不緩解者也應完善血鈉、尿滲透壓等檢測,明確病因后針對性治療。糾正低鈉速度需嚴格控制,過快的血鈉上升可能導致中樞神經脫髓鞘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