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唇萎縮是指女性外陰部的大小陰唇組織出現體積縮小、彈性減退或結構變薄的現象,可能與激素水平變化、局部炎癥刺激、年齡增長或某些疾病因素有關。
雌激素水平下降是陰唇萎縮的常見原因,多見于絕經期女性或卵巢功能減退者。雌激素減少會導致外陰黏膜變薄、血流減少,可能伴隨干燥或瘙癢。可通過激素替代療法改善,但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雌三醇乳膏等藥物,避免自行用藥。
慢性外陰炎或硬化性苔蘚等疾病長期刺激可能引發陰唇萎縮。患者可能出現皮膚蒼白、皸裂或疼痛。需保持會陰清潔,避免搔抓,醫生可能建議使用糖皮質激素軟膏或免疫調節劑治療原發病。
自然衰老過程中,外陰結締組織膠原流失會導致陰唇體積減小。這種情況通常進展緩慢,可能伴隨尿道口黏膜外翻。日常可適度按摩促進局部營養,使用無刺激保濕劑緩解不適。
扁平苔蘚或白癜風等免疫系統異常可能累及外陰皮膚,導致萎縮性改變。這類情況需結合全身癥狀判斷,治療需針對原發病使用他克莫司軟膏等免疫抑制劑,并定期復查。
盆腔放療或外陰手術后可能繼發陰唇萎縮。放射線會損傷皮下組織,術后瘢痕攣縮影響血供。需加強術后護理,必要時通過激光治療或組織填充改善外觀和功能。
日常應選擇棉質透氣內褲,避免使用堿性洗劑清潔會陰。出現持續瘙癢、潰爛或排尿疼痛時需及時就診,排除外陰上皮內瘤變等病變。適度進行盆底肌鍛煉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飲食中可增加大豆制品等植物雌激素含量豐富的食物,但不可替代正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