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紅斑不會傳染。這是一種與免疫反應相關的皮膚疾病,通常由感染、藥物過敏或自身免疫異常等因素誘發,不具有人際傳播性。
多形紅斑的典型表現為皮膚出現靶形紅斑,中心呈暗紅色,邊緣隆起,可能伴有水皰或黏膜損害。輕度病例僅累及皮膚,嚴重者可出現發熱、關節痛等全身癥狀。根據皮損范圍和全身癥狀可分為單純型和重癥型,前者預后良好,后者需積極干預。
1、發病機制與誘發因素: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是最常見誘因,約半數病例與此相關。其他病原體如支原體、EB病毒也可能觸發免疫異常。藥物過敏中,抗生素、抗癲癇藥和非甾體抗炎藥是主要致敏原。部分患者存在遺傳易感性,特定人類白細胞抗原類型與疾病易患性相關。
2、臨床分型與處理原則:
單純型多形紅斑通常局限在四肢遠端,皮損數量少于10處,2-4周內自愈,治療以局部護理為主,可使用爐甘石洗劑緩解瘙癢,糜爛面需用硼酸溶液濕敷。重癥型累及廣泛皮膚及黏膜,需系統使用糖皮質激素,合并感染時聯用抗生素,嚴重黏膜損害需營養支持治療。
日常應避免已知過敏原,寒冷季節注意保暖防止復發。急性期保持皮損清潔,穿寬松棉質衣物減少摩擦。飲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恢復期適度運動增強體質,但需避免劇烈活動導致皮損加重。記錄可疑誘因有助于預防再發,反復發作患者建議進行過敏原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