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息肉可通過熊去氧膽酸、匹維溴銨、消炎利膽片等藥物輔助治療。膽囊息肉通常由膽固醇代謝異常、慢性炎癥刺激、膽汁淤積、膽囊收縮功能障礙、遺傳易感性等因素引起。
1、調節膽汁:膽固醇性息肉可選用熊去氧膽酸促進膽汁排泄,該藥物能降低膽汁膽固醇飽和度。合并膽汁淤積時配合茴三硫使用,需定期復查超聲監測息肉變化。
2、緩解痙攣:伴隨右上腹隱痛者可短期使用匹維溴銨等解痙藥物,該藥物通過選擇性作用于膽道平滑肌緩解不適。避免長期使用以免掩蓋病情進展。
3、控制炎癥:慢性膽囊炎相關息肉可選用消炎利膽片等中成藥,其含穿心蓮、溪黃草等成分具有抗炎作用。急性發作期需聯用抗生素治療。
4、改善功能:多發性小息肉可嘗試膽寧片等利膽藥物,通過促進膽囊排空減少刺激。需配合低脂飲食并控制體重在正常范圍。
5、手術治療:腺瘤性息肉或直徑超過1厘米者建議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可疑惡變時需進行術中快速病理檢查。術后需定期隨訪腫瘤標志物。
日常飲食需限制動物內臟、油炸食品攝入,增加膳食纖維和優質蛋白比例。規律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膽汁代謝,避免久坐誘發膽汁淤積。每6-12個月進行肝膽超聲復查,關注息肉大小和形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