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牙并非適合所有人群,以下五類患者需謹慎選擇:長期吸煙者、骨質疏松患者、糖尿病患者、牙周炎未控制者、青少年頜骨發育未完成者。
1、長期吸煙者:
煙草中的尼古丁會收縮血管,影響種植體與牙槽骨的結合過程。吸煙者口腔黏膜修復能力下降,術后感染風險增加3-4倍。建議術前戒煙至少3個月,術后需嚴格保持口腔清潔,使用沖牙器配合氯己定含漱液護理。
2、骨質疏松患者:
骨密度不足可能導致種植體穩定性差,失敗率高達普通人群的2倍。雙膦酸鹽類藥物使用史者更需警惕頜骨壞死風險。術前需進行骨密度檢測,嚴重者可考慮短種植體或骨增量手術,日常需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
3、糖尿病患者:
血糖未控制在8mmol/L以下時,種植體骨結合成功率降低40%。高糖環境易引發術后感染,傷口愈合延遲。需在內分泌科調控血糖穩定3個月后評估,術后監測糖化血紅蛋白,推薦使用胰島素泵患者選擇微創即刻種植方案。
4、牙周炎未控制者:
活動性牙周炎會導致種植體周圍炎,5年失敗率超60%。術前需完成全口潔治、齦下刮治,牙周袋深度控制在3mm以內。伴有嚴重骨吸收者需先行引導骨再生術,日常護理需使用牙縫刷配合含氟牙膏。
5、青少年患者:
18歲以下頜骨持續發育可能造成種植體移位,影響咬合功能。建議采用臨時義齒過渡,待顱頜面發育完成后再評估。特殊病例可考慮微種植體輔助正畸,但需每半年拍攝CBCT監測骨生長情況。
種植牙術前需完善血液檢查、曲面斷層片及三維CT評估。術后飲食宜選擇溫涼軟食如雞蛋羹、南瓜粥,避免辛辣刺激。恢復期可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戒煙酒至少3個月。日常使用沖牙器和抗菌漱口水維護,每3個月專業潔牙1次。出現種植體松動、牙齦腫痛需立即復診,嚴重骨吸收者可能需取出種植體并行骨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