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酒肌肉酸痛可通過休息、補充水分、熱敷、適度拉伸及服用解酒藥物等方式緩解。酒精代謝產物堆積、脫水、乳酸蓄積、電解質紊亂及肌肉微損傷是常見誘因。
1、休息
飲酒后立即停止活動并保持靜臥,減少肌肉進一步耗能。酒精會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導致肌肉協調性下降,此時強行運動可能加重酸痛。建議選擇安靜環境平躺,將酸痛部位墊高促進血液循環。
2、補水
分次飲用500-1000毫升溫開水或淡鹽水,糾正酒精導致的脫水狀態。酒精利尿作用會加速水分流失,使肌肉細胞代謝廢物無法及時排出。可交替飲用含鉀的椰子水或運動飲料,但需避免含糖量過高飲品。
3、熱敷
用40℃左右熱毛巾敷于酸痛部位15分鐘,每日重復數次。溫熱刺激能擴張局部血管,加速乳酸等代謝產物清除。注意避免溫度過高導致燙傷,糖尿病患者及皮膚感覺障礙者慎用。
4、拉伸
進行輕柔的肩頸、四肢拉伸動作,每個動作保持20秒。適度牽拉可緩解酒精引起的肌纖維痙攣,改善肌肉僵硬感。避免劇烈運動或快速扭轉動作,防止肌肉拉傷。
5、藥物輔助
遵醫囑使用維生素B1片、谷胱甘肽片等促進酒精代謝,布洛芬緩釋膠囊可短期緩解疼痛。避免與酒精同服對乙酰氨基酚類藥品,防止加重肝臟負擔。用藥期間禁止繼續飲酒。
長期飲酒者需逐步減量戒斷,日常增加全谷物、深色蔬菜等富含B族維生素食物的攝入。建議每周進行3次有氧運動增強肌肉耐受力,運動后及時補充電解質。若酸痛持續超過72小時或伴隨尿液顏色加深,需排查橫紋肌溶解癥等急癥。飲酒前可適量食用奶制品或高蛋白食物延緩酒精吸收,但最根本的預防措施仍是控制飲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