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癬主要由皮膚癬菌感染引起,常見致病菌包括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和絮狀表皮癬菌。皮膚癬菌通過侵犯皮膚角質層引發感染,潮濕溫暖環境易促進其繁殖。
紅色毛癬菌約占臨床病例的70%,具有較強傳染性和耐干燥能力,可通過直接接觸或共用物品傳播。該菌常導致慢性遷延性手癬,表現為手掌干燥脫屑伴環形皮損。
須癬毛癬菌多見于動物源性感染,常與足癬并發。感染者可能出現水皰、膿皰等急性炎癥反應,夏季癥狀易加重。絮狀表皮癬菌引起的病灶邊緣清晰,伴有明顯鱗屑,好發于手指縫等皮膚皺褶處。
手癬易感因素包括長期接觸洗滌劑、糖尿病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典型癥狀為單側手掌紅斑、脫屑伴瘙癢,嚴重者可出現皸裂疼痛。真菌鏡檢和培養是確診依據。
保持手部干燥清潔是預防關鍵。治療需規范使用抗真菌藥物,療程通常需2-4周。合并甲癬需同步治療,家庭成員有感染者應避免共用毛巾等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