皰疹病毒可能對孕婦及胎兒造成嚴重危害,主要包括單純皰疹病毒1型、2型和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等類型。孕婦感染后可能出現局部皮膚皰疹、發熱等癥狀,病毒可通過胎盤或產道傳播給胎兒,導致流產、早產、胎兒畸形或新生兒感染。
1、單純皰疹病毒1型
孕婦感染單純皰疹病毒1型通常表現為口唇周圍皰疹,多數癥狀較輕。但若初次感染發生在妊娠晚期,病毒可能通過產道傳播給新生兒,引發新生兒皰疹。新生兒感染可導致皮膚黏膜損害、腦炎甚至多器官衰竭。妊娠期復發感染對胎兒影響較小,但仍需密切監測。
2、單純皰疹病毒2型
生殖器皰疹主要由單純皰疹病毒2型引起,對孕婦危害較大。原發性感染可能導致流產、胎兒生長受限。分娩時若存在活動性皮損,經產道傳播概率較高,新生兒感染后死亡率可達60%。妊娠期復發感染需評估病毒排放情況,必要時選擇剖宮產。
3、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孕婦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可能引發肺炎等嚴重并發癥。妊娠20周前感染可能導致胎兒先天性水痘綜合征,表現為皮膚瘢痕、肢體畸形及神經系統異常。臨近分娩感染可能引起新生兒播散性水痘。既往感染過的孕婦可能因免疫力下降出現帶狀皰疹,但胎兒風險較低。
4、巨細胞病毒
巨細胞病毒是導致先天性感染最常見的病原體。孕婦原發性感染時,約40%概率通過胎盤傳播,可能引起胎兒聽力損失、智力障礙及視力損害。復發感染對胎兒影響較小,但仍需通過超聲監測胎兒發育情況。
5、EB病毒
EB病毒感染在孕婦中較常見,多數表現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目前尚無明確證據表明該病毒會導致胎兒畸形,但嚴重感染可能引起孕婦肝功能異常。免疫功能低下孕婦可能出現慢性活動性EB病毒感染,需警惕并發癥。
孕婦應避免接觸皰疹病毒感染者,注意個人衛生。妊娠期間出現發熱、皮膚皰疹等癥狀需及時就醫,醫生可能建議進行血清學檢測或病毒DNA檢查。確診感染后需根據孕周和感染類型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必要時使用抗病毒藥物。分娩方式需綜合評估母嬰風險,新生兒出生后需密切觀察是否出現感染征象。保持均衡飲食、適度運動有助于增強免疫力,但需避免過度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