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嗜睡通常表現為持續睡眠時間明顯超過同齡嬰兒,且清醒時反應遲鈍、喂養困難。判斷標準主要有睡眠時長異常、喚醒困難、進食量減少、對外界刺激反應弱、體重增長緩慢等。
1、睡眠時長異常
健康新生兒每日睡眠時間約為16至20小時,但會因饑餓或不適自然醒來。嗜睡嬰兒可能連續睡眠超過5小時不主動醒覺,尤其在排除饑餓、尿布潮濕等干擾因素后仍難以喚醒。需注意區分深睡眠期的正常肢體不動與病理性嗜睡。
2、喚醒困難
正常新生兒在輕觸或聲音刺激下會有皺眉、四肢活動等反應。嗜睡嬰兒需強烈刺激才能短暫睜眼,且很快再次入睡。若搖晃肩膀或足底拍打仍無反應,可能提示神經系統抑制或代謝異常。
3、進食量減少
新生兒每2至3小時需喂養一次,嗜睡嬰兒常表現為吸吮力弱、單次進食時間不足10分鐘或拒絕含乳。長期攝入不足會導致低血糖、脫水,需監測尿量是否少于6次/天及體重下降是否超過7%。
4、反應遲鈍
清醒期對光線、人臉或搖鈴等刺激缺乏追蹤注視,四肢活動減少,哭聲微弱或缺失。需與敗血癥、低體溫等引起的意識障礙鑒別,觀察是否伴有皮膚花斑、體溫波動等體征。
5、體重增長緩慢
因進食不足導致每日體重增幅低于20克,或出生兩周未恢復至出生體重。需結合血常規、血糖等檢查排除感染、先天性代謝病等潛在病因,早產兒更需警惕呼吸暫停導致的嗜睡。
家長應記錄每日睡眠時段、喂養次數及尿便量,避免過度包裹導致體溫過高加重嗜睡。發現異常時可用溫濕毛巾擦拭面部或調整體位刺激覺醒,若嘗試喂養仍無改善或伴隨呼吸異常、膚色發紺,須立即就醫。母乳喂養母親需保持充足水分攝入,確保乳汁供應滿足嬰兒需求,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營養補充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