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營養過剩可能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兒、難產等風險。孕期營養需求雖增加,但過量攝入會導致母體代謝負擔加重和胎兒發育異常,需通過科學膳食管理控制體重增長。
營養過剩主要與三個生理性因素有關。熱量攝入超標是常見原因,孕婦盲目進補高糖高脂食物如糕點、油炸食品,易超出每日2000-2200千卡的需求量。飲食結構失衡表現為蛋白質或主食過量,每日肉類超過200克或主食超過300克均可能造成營養堆積。運動不足導致消耗減少,部分孕婦誤以為臥床有利保胎,實際建議每天進行30分鐘散步等低強度運動。
兩種病理性因素需特別注意。妊娠期糖尿病與胰島素抵抗加重有關,可能引發羊水過多、早產,需通過血糖監測和營養科指導調整飲食。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常伴隨水腫、蛋白尿,過量鈉鹽攝入會加重病情,每日食鹽應控制在5克以內。
營養過剩的干預需分階段實施。孕早期重點控制體重增速,每月增長不超過2公斤,避免高糖水果如荔枝、龍眼過量食用。孕中晚期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選擇燕麥、芹菜等食物增強飽腹感,每周測量腰圍和宮高。出現體重增長過快時,建議在產科醫生指導下制定個性化食譜,必要時轉診至營養科。
胎兒超聲顯示預估體重超過同孕周標準10%時,需排查妊娠期代謝異常。孕期體重管理需貫穿整個妊娠期,定期產檢能早期發現營養失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