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斑出血可通過藥物治療、激光治療、玻璃體切除術等方式干預。黃斑出血通常由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靜脈阻塞、高度近視黃斑病變及外傷等因素引起。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是黃斑出血的常見病因,與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功能退化相關,患者可能出現視物變形、中心暗點。針對濕性黃斑變性,可考慮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如雷珠單抗、阿柏西普進行玻璃體腔注射,配合光動力療法延緩病情進展。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引發的出血與長期血糖控制不良有關,典型表現為突發視力下降伴微動脈瘤。除嚴格控制血糖外,需通過全視網膜激光光凝術減少新生血管形成,嚴重玻璃體積血時需行玻璃體切割手術。
視網膜靜脈阻塞導致的出血多伴隨靜脈迂曲擴張,可能引發黃斑水腫。治療需聯合抗凝血藥物如阿司匹林改善循環,對于缺血型阻塞可采用視網膜激光治療,頑固性水腫可考慮地塞米松玻璃體內植入劑。
高度近視引起的黃斑出血與后鞏膜葡萄腫相關,患者常主訴眼前固定黑影。建議避免劇烈運動,使用改善微循環藥物如羥苯磺酸鈣,若合并黃斑裂孔需考慮后鞏膜加固術。
外傷性黃斑出血需急診處理,通過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評估視網膜層間積血程度。少量出血可口服云南白藥膠囊促進吸收,大量出血合并視網膜脫離需緊急手術干預。
黃斑出血患者應避免劇烈頭部震動,定期監測視力變化。若出現突發視力驟降、視野缺損加重等癥狀,需立即至眼科進行眼底熒光血管造影等檢查。部分病例可能遺留永久性中心視力損害,需早期干預以改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