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疙瘩擠出來白色物質可通過局部清潔、外用藥物、口服藥物、物理治療、手術切除等方式處理。白色分泌物可能由皮脂腺囊腫、毛囊炎、痤瘡、脂肪瘤、表皮樣囊腫等引起。
使用溫和的抗菌洗劑清洗患處,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保持皮膚干燥清潔有助于減少細菌滋生,預防繼發感染。每日清洗后可用干凈棉簽輕輕擦拭分泌物,切忌用力擠壓以免造成炎癥擴散。
可遵醫囑使用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膠等抗生素藥膏。這些藥物能抑制細菌生長,減輕局部紅腫熱痛癥狀。涂抹前需清潔雙手,薄層均勻覆蓋患處及周圍皮膚。
對于炎癥較重者,醫生可能開具多西環素、米諾環素、阿奇霉素等口服抗生素。這些藥物通過全身作用控制感染,需按療程規律服用。用藥期間避免飲酒,注意觀察有無胃腸道不適等不良反應。
紅光或藍光照射可抑制痤瘡丙酸桿菌繁殖,減少皮脂分泌。對于反復發作的囊腫型痤瘡,醫生可能建議進行光動力治療。該療法通過光敏劑和特定波長光線作用破壞異常增生的皮脂腺。
體積較大或反復感染的皮脂腺囊腫需行外科切除術。手術在局麻下完整摘除囊壁,可預防復發。術后需定期換藥,保持切口干燥。瘢痕體質者應提前告知必要時采用美容縫合技術。
日常應選擇透氣棉質衣物,避免摩擦刺激患處。飲食宜清淡,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攝入,適當補充維生素A和鋅元素有助于皮膚修復。若出現發熱、劇烈疼痛或分泌物增多等感染征象,應立即就醫。不要自行挑破或擠壓疙瘩,防止細菌入血引發更嚴重感染。規律作息和適度運動能增強免疫力,降低皮膚問題發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