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低血糖可通過喂養調整、靜脈補糖、病因治療等方式干預。新生兒低血糖通常由能量儲備不足、代謝異常、母體因素等原因引起,需根據血糖值及臨床表現采取階梯式管理。
喂養調整是基礎干預措施。出生后1小時內盡早開奶,首選母乳喂養,每2-3小時哺乳一次。對吸吮無力者可采用鼻胃管喂養,配方奶喂養需選擇適合新生兒的無乳糖配方。喂養后30分鐘需復測血糖,目標維持血糖>2.6mmol/L。
靜脈葡萄糖輸注適用于血糖<2.2mmol/L或出現嗜睡、震顫等癥狀。初始按6-8mg/kg/min速率輸注10%葡萄糖溶液,嚴重者血糖<1.7mmol/L可推注2ml/kg的10%葡萄糖。治療期間需每小時監測血糖,避免醫源性高血糖。
病因治療需針對不同誘因。暫時性低血糖常見于早產兒、小于胎齡兒,加強喂養多可緩解;持續性低血糖需排查先天性高胰島素血癥、遺傳代謝病等,確診后采用二氮嗪、胰高血糖素等特異性治療。母體妊娠期糖尿病導致的低血糖需同步監測母親血糖狀況。
對反復發作或難治性低血糖,需進行72小時饑餓試驗、胰島素測定等檢查。出現驚厥、呼吸暫停等嚴重癥狀時需立即住院治療,必要時轉診至新生兒重癥監護單元。所有干預措施應在兒科醫師指導下進行,避免自行處理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