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補鈣過量可能引發高鈣血癥、泌尿系統結石及胎兒發育異常。補鈣超過每日2000毫克時,主要風險包括代謝紊亂、器官鈣化及妊娠并發癥。
高鈣血癥是鈣攝入過量的直接后果。血液中鈣離子濃度升高會抑制甲狀旁腺激素分泌,導致骨骼鈣釋放減少。典型表現包括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嚴重時可出現心律失常或意識模糊。妊娠期高鈣血癥可能干擾胎盤鈣轉運,建議通過血清鈣檢測監控。
泌尿系統結石風險隨鈣攝入量增加而上升。過量鈣質需經腎臟排泄,與草酸鹽結合易形成結晶。孕婦每日尿鈣排泄量超過300毫克時,可能出現腰痛、血尿等癥狀。增加飲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可降低結石發生率。
胎兒異常發育與母體高血鈣相關。動物實驗顯示,子宮內鈣過量暴露可能抑制胎兒骨骼生長板活性。臨床觀察發現部分新生兒出現顱縫早閉或牙齒釉質發育不全。妊娠中晚期鈣攝入量建議控制在1000-1300毫克/日。
血管鈣化屬于長期過量補鈣的隱匿性損害。鈣鹽在血管壁沉積可能增加妊娠高血壓風險,尤其對于存在慢性腎病或維生素D過量的孕婦。冠狀動脈鈣化評分異常者需立即調整補鈣方案。
胎盤功能受損見于極端補鈣病例。鈣離子跨胎盤運輸失衡可能導致胎兒生長受限,超聲監測顯示臍動脈血流阻力指數升高時應考慮鈣攝入因素。臨床處理以停用鈣劑、靜脈水化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