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量少需要檢查性激素六項、甲狀腺功能、婦科超聲、宮腔鏡、凝血功能等項目。月經量少可能與內分泌失調、子宮內膜損傷、甲狀腺功能減退、多囊卵巢綜合征、宮腔粘連等因素有關。
1、性激素六項
性激素六項檢查包括促卵泡生成素、促黃體生成素、雌二醇、孕酮、睪酮和泌乳素。通過這項檢查可以評估卵巢功能和下丘腦-垂體-卵巢軸是否正常。若檢查發現促卵泡生成素和促黃體生成素比例異常,可能提示多囊卵巢綜合征或卵巢功能減退。雌二醇水平過低可能導致子宮內膜增生不足,進而引起月經量減少。
2、甲狀腺功能
甲狀腺功能檢查主要檢測促甲狀腺激素、游離甲狀腺素等指標。甲狀腺功能減退會導致新陳代謝減慢,影響子宮內膜的正常增生和脫落過程。甲狀腺激素水平異常還可能干擾性激素的正常分泌,進一步加重月經量少的癥狀。部分患者可能同時出現乏力、怕冷、體重增加等甲狀腺功能減退的表現。
3、婦科超聲
婦科超聲可以觀察子宮和卵巢的形態結構,評估子宮內膜厚度。子宮內膜過薄可能是月經量少的直接原因。超聲還能發現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等可能影響月經量的病變。對于有宮腔操作史的患者,超聲有助于判斷是否存在宮腔粘連。三維超聲能更清晰地顯示宮腔形態,對診斷宮腔粘連有較高價值。
4、宮腔鏡
宮腔鏡檢查是診斷宮腔粘連的金標準,能直接觀察宮腔形態和子宮內膜情況。宮腔粘連會導致宮腔容積減小,子宮內膜面積減少,從而引起月經量少甚至閉經。宮腔鏡可在檢查的同時進行治療,如分離粘連、切除息肉等。對于反復流產或宮腔操作后的患者,宮腔鏡檢查尤為重要。
5、凝血功能
凝血功能檢查包括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血小板計數等項目。凝血功能障礙可能導致月經量異常,但更多表現為月經量增多。對于月經量少的患者,凝血功能檢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出血性疾病。某些血液系統疾病或長期服用抗凝藥物可能影響凝血功能,間接導致月經改變。
月經量少的患者在檢查期間應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過度節食和劇烈運動。飲食上可適當增加優質蛋白和含鐵食物的攝入,如瘦肉、動物肝臟、深色蔬菜等。注意記錄月經周期和經量變化,為醫生診斷提供參考。避免自行服用激素類藥物,所有治療都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保持良好心態,過度焦慮可能加重內分泌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