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主要表現為突發上腹劇痛、腹膜刺激征、惡心嘔吐、發熱、休克等癥狀。胃穿孔通常由消化性潰瘍、外傷、胃癌等因素引起,屬于急腹癥需立即就醫。
1、突發上腹劇痛
典型表現為劍突下或上腹部突發刀割樣劇痛,疼痛呈持續性并迅速擴散至全腹。患者常描述為"胃部被撕裂"的痛感,體位改變時疼痛加劇,蜷曲體位可稍緩解。這種疼痛與胃酸刺激腹膜神經有關,多數患者能準確指出疼痛起始點。
2、腹膜刺激征
包括腹肌強直、壓痛反跳痛和腸鳴音減弱。觸診時腹壁呈板狀硬,尤以穿孔部位最明顯。反跳痛試驗陽性是腹膜受刺激的特征表現,因胃內容物漏入腹腔引起化學性腹膜炎所致。隨著時間推移可能發展為感染性腹膜炎。
3、惡心嘔吐
約半數患者出現反射性惡心嘔吐,嘔吐物可能含血性或咖啡樣物質。穿孔初期嘔吐為胃內容物,后期因腸麻痹可出現膽汁性嘔吐。嘔吐不能緩解腹痛是與普通胃炎的關鍵區別點。
4、發熱
穿孔6-12小時后可能出現發熱,體溫可達38-39℃。這是細菌性腹膜炎開始的標志,常見致病菌包括大腸桿菌和鏈球菌。發熱常伴隨寒戰、脈搏增快等全身炎癥反應,提示病情進入危險階段。
5、休克
嚴重者可出現面色蒼白、四肢濕冷、血壓下降等休克表現。多因大量胃酸刺激腹膜導致體液丟失,或繼發感染引起膿毒癥休克。休克是預后不良的征兆,需緊急液體復蘇和手術干預。
胃穿孔患者應絕對禁食禁水,避免加重腹腔污染。確診后需立即進行胃腸減壓,靜脈補充電解質。術后恢復期建議流質飲食逐步過渡,選擇米湯、藕粉等低渣食物。長期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煙戒酒,規律服用胃黏膜保護藥物,定期胃鏡復查。注意觀察排便情況,出現黑便或腹痛復發應及時就診。